跳转至

SBI反馈模型

在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中,反馈是不可或缺的燃料。然而,不恰当的反馈方式,往往会事与愿违。过于模糊的反馈(如“你做得不错”)无法提供具体的指导,而过于主观或带有评判性的反馈(如“你这个人太粗心了”)则容易引发对方的抵触和防卫心理,让一场本应有建设性的对话,变成一场无效的争论。SBI反馈模型(Situation-Behavior-Impact Model) 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的一种简单、清晰、非评判性的结构化反馈沟通工具。 SBI模型由全球顶尖的领导力发展机构——创新领导力中心(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, CCL)开发,其核心在于,通过将一次反馈,清晰地分解为三个逻辑连续的部分,来确保你的反馈是具体的、客观的、并聚焦于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,而非对个人性格的抽象评判。 * S - 情境(Situation):反馈所针对的具体时间和地点。 * B - 行为(Behavior):在该情境下,对方所表现出的、可被观察到的具体言行。 * I - 影响(Impact):该行为对你、对团队或对项目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和后果。 通过遵循这个“S-B-I”的结构,你可以将反馈从“对人”的模糊评判,转变为“对事”的清晰描述,从而极大地提高反馈被对方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,并为后续的讨论和改进,奠定一个客观、尊重的基础。

SBI模型的三个构成部分

SBI的三个部分,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、有说服力的反馈陈述。

  1. S - 情境(Situation)

    • 目的:为反馈提供一个清晰的上下文,帮助对方快速地回忆起你所指的具体是哪一件事。这避免了泛泛而谈和“翻旧账”。
    • 关键:要具体,不要模糊。不说“你总是…”,而要说“在昨天上午的项目周会上…”。
    • B - 行为(Behavior)

    • 目的:将反馈的焦点,牢牢地锁定在对方具体、客观、可被观察到的言行上。

    • 关键:只描述你亲眼看到或听到的事实,绝对避免使用任何带有主观臆断、动机揣测或性格评判的词语。不说“你当时显得很没准备”,而要说“你在介绍方案时,有三次中断并回头去翻找数据”。不说“你打断我”,而要说“在我刚才发言的中间,你开始说话了”。
    • I - 影响(Impact)

    • 目的:这是反馈的核心。它旨在帮助对方理解,为什么他的这个行为是重要的,以及它对他人或工作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后果。这是激发对方产生改变意愿的关键。

    • 关键:清晰地阐述这个行为对“”或“我们”所产生的真实影响或感受。使用“我”字句(I-Statement)开头,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方的防卫心理。例如,“这让我感到我的观点没有被充分尊重”,或者“这让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专业性产生了疑问”。

SBI-Feedback-Model-Tutorial-zh-mermaid-1.png

如何运用SBI模型进行反馈

运用SBI模型,不仅仅是套用一个公式,更是一种尊重、开放的沟通姿态。 1. 第一步:准备反馈(S-B-I)

在进行反馈对话前,先自己在脑中或纸上,清晰地梳理好你的SBI内容。确保你的描述是具体、客观、无评判的。
  1. 第二步:开启对话

    选择一个合适的、私密的时间和地点。在对话开始时,先清晰地表明你的积极意图,例如,“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观察,希望能帮助我们未来合作得更顺畅。” 3. 第三步:清晰地陈述SBI

    严格按照“S-B-I”的顺序,清晰、冷静地陈述你的反馈。 * “(S)在周一下午我们和客户开会时,(B)当客户提出关于预算的尖锐问题时,你立刻详细地列举了三个我们过往的成功案例来佐证我们的价值。(I)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有底气,并且我看到客户的表情也明显放松了下来,这极大地增强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。”(这是一个积极反馈的例子)

  2. 第四步:暂停,并倾听对方的视角

    在你说完SBI之后,最重要的一步是停顿,并把话语权交给对方。用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来邀请对方分享他的看法,例如,“对于我刚才说的,你是怎么看的?”或者“我想听听你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?” 5. 第五步:共同探讨,面向未来

    在双方充分交换了视角之后,将对话的焦点转向未来。共同探讨,“为了保持好的方面/改进不足的方面,我们未来可以做些什么?”

    应用案例

    案例一:给予一位会议发言冗长的同事反馈

  3. 不恰当的反馈:“你开会太啰嗦了,每次都抓不住重点。”(评判性,模糊)

  4. SBI反馈

    • S: “在今天上午的团队周会上,当我们讨论第三个议题‘下季度营销计划’时,”
    • B: “我注意到,你在介绍你的方案时,详细地讲解了过去五年所有类似活动的背景资料,大约花了15分钟。”
    • I: “这让我感到有些焦虑,因为我担心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其他两位同事的方案。同时,我也有点难以抓住你方案的核心要点是什么。”
    • (开启对话): “我想了解一下,你当时是希望确保我们都充分理解背景吗?” 案例二:表扬一位主动帮助他人的新员工
  5. 不恰当的反馈:“小王,你真棒,继续加油!”(模糊,缺乏指导意义)

  6. SBI反馈

    • S: “小王,我注意到昨天下午,当客户支持团队都在忙着接电话时,”
    • B: “你主动走过去,帮助他们一起处理了积压的5个在线工单。”
    • I: “你的这个举动,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客服团队的压力,也让我看到了你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,这让我们整个团队的氛围都变得更好了。非常感谢你!” 案例三:向你的上级提出反馈(向上反馈)
  7. 场景:你的上级经常在团队会议上,临时给你指派一些紧急任务。

  8. SBI反馈
    • S: “老板,在周三我们进行项目规划会时,”
    • B: “您在会议的最后,给我布置了两个新的、需要在本周五前完成的紧急任务。”
    • I: “这让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,因为这意味着我必须放下原计划中优先级最高的核心任务,才能完成它们。我担心这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个项目的关键路径。”
    • (开启对话): “我想和您确认一下,这两个新任务的优先级,是否确实高于我目前正在进行的核心任务?或者我们能如何调整一下时间安排?”

SBI模型的优势与挑战

核心优势

  • 具体、客观、有据可依:将反馈建立在可观察到的事实上,避免了空泛的赞扬和无端的指责。
  • 降低防卫心理:通过聚焦于“行为”及其“影响”,而非评判“个人”,极大地降低了对方的抵触情绪,让对话更容易进行。
  • 清晰地指明方向:“影响”部分清晰地告诉了对方,为什么他的行为需要被保持或改变,使其更容易理解和采取行动。
  • 简单易学:模型结构简单,易于记忆和在日常工作中刻意练习。 潜在挑战

  • 需要刻意练习:要熟练地、自然地运用SBI,尤其是在面对冲突或需要给予负面反馈时,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,以克服我们习惯性的、带有评判的沟通模式。

  • 对“行为”的观察要求高:需要我们平时就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,能够捕捉并准确地描述具体的行为细节。

延伸与关联

  • 非暴力沟通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, NVC):SBI模型与非暴力沟通的理念高度契合。NVC的四要素是“观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请求”,SBI中的“情境-行为”对应“观察”,“影响”则深刻地关联着我们的“感受”和“需要”。
  • 反馈的BI-C变体:在某些需要更强有力地表达期望的场景下(尤其是在给予负面反馈后),可以在SBI的基础上,增加一个C - Consequence/Choice(后果/选择)的环节,清晰地告知对方,如果行为不改变,可能会带来的后果,或者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。

来源参考:SBI反馈模型由创新领导力中心(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, CCL)开发并推广,是其领导力培训项目中的核心沟通工具之一,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管理者和团队的沟通能力发展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