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骨图(石川图)分析法教程¶
1. 什么是鱼骨图?¶
鱼骨图(Fishbone Diagram),又称石川图(Ishikawa Diagram) 或因果图(Cause-and-Effect Diagram),是一种经典的问题分析工具,用于系统性地识别、组织和展示导致某一特定问题(结果)的多种潜在原因。
它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,因其形状酷似鱼的骨架而得名。鱼头代表“结果”(问题),而鱼骨则代表导致该结果的各种“原因”。
2. 为什么使用鱼骨图?¶
鱼骨图的主要价值在于:
- 结构化思考: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,帮助团队从多个维度系统地思考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。
- 可视化分析:将复杂的原因关系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呈现,便于团队成员理解和讨论。
- 促进团队协作:非常适合用于头脑风暴会议,能够汇集团队的集体智慧,从不同视角发掘原因。
- 识别根本原因:通过对主要原因的进一步细化,可以帮助团队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所在。
3. 鱼骨图的结构¶
一个典型的鱼骨图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:
- 鱼头(Head):指向右侧,代表需要分析的问题或结果(Effect)。
- 鱼脊(Spine):一条从鱼头向左延伸的水平主干线。
- 大骨(Main Bones):从鱼脊上斜向延伸出的几条主要分支,代表原因的主要类别(Categories)。
- 中骨/小骨(Sub-Branches):从大骨上延伸出的更小分支,代表每个类别下的具体原因。
常见的主要原因分类(大骨)¶
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,大骨的分类可以灵活调整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分类模型:
- 制造业(6M模型):
- Manpower (人): 操作人员的技能、经验、态度等。
- 方法 (方法): 工作流程、操作规范、工艺参数等。
- Machine (机器): 设备、工具的状态、精度、维护等。
- Material (材料): 原材料的质量、规格、供应商等。
- Measurement (测量): 测量工具、检验标准、数据准确性等。
-
Milieu/Mother Nature (环境): 工作场所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线、文化氛围等。
-
服务业(4S或8P模型):
-
Suppliers (供应商)
-
Systems (系统)
-
Skills (技能)
-
Surroundings (环境)
-
市场营销(8P模型):
-
Product (产品)
-
Price (价格)
-
Place (渠道)
-
Promotion (促销)
-
People (人员)
-
流程 (过程)
-
Physical Evidence (物理环境)
-
Productivity & Quality (生产力与质量)
4. 如何绘制和使用鱼骨图?¶
步骤一:确定问题(鱼头)¶
- 明确问题:首先,清晰、具体地定义要分析的问题。例如,“本季度客户满意度下降15%”。
- 绘制鱼头:在白板或纸张的右侧画一个方框,写下这个问题,并从方框向左画一条水平的鱼脊。
步骤二:确定原因的主要类别(大骨)¶
- 选择分类模型:根据问题的性质,选择一个合适的分类模型(如制造业的6M)。
- 绘制大骨:在鱼脊的上下两侧,画出几条斜线作为大骨,并在每条大骨的末端标上类别名称(如“人”、“机器”、“方法”等)。
步骤三:进行头脑风暴,找出具体原因(中骨/小骨)¶
- 团队讨论:召集相关团队成员,围绕每个主要类别进行头脑风暴。
- 提问引导:可以结合五问法(5 Whys),不断追问“为什么会这样?”来探究深层原因。
- 例如,在“人”这个大骨下,可以问:“为什么操作员会出错?” -> “因为培训不足。” -> “为什么培训不足?” -> “因为没有标准化的培训教材。”
- 绘制中骨/小骨:将讨论出的具体原因作为中骨或小骨,连接到相应的大骨上。
步骤四:分析和确定关键原因¶
- 审阅鱼骨图:当所有可能的原因都被列出后,团队一起审阅整个图表。
- 识别关键原因:通过讨论、投票或简单的数据验证,找出那些对问题影响最大、最有可能的关键原因(或根本原因)。用圆圈或星号标记它们。
步骤五:制定改进措施¶
- 制定行动计划:针对识别出的关键原因,制定具体、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。
5. 实践案例:分析“软件编译时间过长”¶
--> -->
分析与结论: 通过上图分析,团队可能发现“构建服务器配置低”、“未使用增量编译”和“模块间循环依赖”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原因,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硬件升级和技术重构计划。
鱼骨图是一个灵活而强大的工具,它鼓励全面思考,帮助团队在复杂的局面中理清思路,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。